“106种、10012件”,因亲手发明制作体育教具而全国知名的农村体育老师毕首金,上个月终于迎来“破万”时刻,学校需求量最大的健身球成了他制作的第1万件体育教具,这数字镌刻着他33年的体育教师生涯,“从最初就想给学生多弄一些器材到现在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起到示范作用,这种创新和自力更生的劲头能出现在更多学校体育课上,就是我最大成就。”

图片来源于网络(昵图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昵图网)

1984年,学校还在半山腰上,20岁的毕首金成为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白汉场中心学校的体育老师。学校体育器材的匮乏给了早早备好教案的他一个“下马威”,胡乱扔在木板上的几个破乒乓球拍、一个口哨和一个漏气的篮球就是体育教研室里所有的“家当”。无奈之下,毕首金动了“变废为宝”的心思,他四处收集废旧材料,将旧轮胎、破篮球、废纸箱、塑料绳等材料,改造成适合学生使用的各种体育教具,坚持至今发明已上百件。

2012年,毕首金获得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未名人士体育精神奖。此后5年,他发明的教具因取材便利、制作简单且趣味性强被很多经费不足的农村学校纷纷借鉴,有效改善了体育课“老三样”的状况,“原来很多乡村学校体育课就是跑步、篮球、自由活动,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出台后,原来不按课表走的学校也得重视体育,这就需要多样化的锻炼方法,尤其小学,得让孩子对体育感兴趣。”更多学校有了“刚需”,得四处推广经验的毕首金变得异常忙碌,“原来临近期末考试,体育老师都比较空闲,但现在规定考试期间其他副科都停课,唯独体育课不能停。”

9月10日,网友回忆班主任口头禅时,“体育老师有事”榜上有名。但不少体育老师表示,主科挤占体育课课时的现象正在淡去。2011年开始在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高级中学担任体育老师的陈静表示,在国家对学生体质测试予以要求后,就像给校长、老师和学生竖了一把隐形的尺子,体育得到了学校空前的重视,十多名体育老师几乎全负荷工作,“都晒得黝黑黝黑的。”

“全负荷”也是王芳的工作状态,一周17节课,这位北京中学体育老师却“痛并快乐着”。虽然工作强度有所增加,但成就感也在攀升,“课堂完全由我做主,我的专业性得到充分尊重。此外,带领学生取得成绩,也有助于提升体育老师在学校和家长心里的地位。”

全民健身计划等政策红利正出现在王芳身边,在她看来,现实在政策引导下丰满了许多,但希望未来的体育即便没有政策激励,也能深入人心,“变成潜意识里就被认定是完全人格不可少的部分。”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9月25日 04 版)